【望尘莫及意思】“望尘莫及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远远落后于他人或他物,无法赶上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追赶过程中,即使努力也难以达到目标的情景。
一、成语释义
成语名称:望尘莫及
拼音:wàng chén mò jí
出处:出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贤者不耻下问,而自谓能不及人,是自弃也。若夫望尘莫及,非吾所愿。”
字面意思:望着前面的尘土,却无法追上。
引申意义:比喻差距太大,无法企及,常用于形容能力、成就、地位等方面的差距。
二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举例说明 |
形容技术差距 | 他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超我们,我们只能望尘莫及。 |
描述成就差异 | 在科研领域,他的成果令人望尘莫及。 |
表达敬佩之情 | 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,让人望尘莫及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望其项背、遥不可及、鞭长莫及 |
反义词 | 比肩齐眉、并驾齐驱、后来居上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- “望尘莫及”多用于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不宜用于形容时间上的差距,如“他比我晚出生十年,我望尘莫及”,这样的用法不恰当。
- 一般用于描述能力、成就、水平等方面的差距。
五、总结
“望尘莫及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哲理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能力或成就的敬佩,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不断努力,缩小差距。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,合理使用该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成语 | 望尘莫及 |
含义 | 比喻差距大,无法赶上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能力、成就等差距 |
近义词 | 望其项背、遥不可及 |
反义词 | 比肩齐眉、后来居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