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罗刹海市文言文原文及翻译】《罗刹海市》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《聊斋志异》中的一篇寓言性小说,通过虚构的“罗刹海市”这一奇幻世界,讽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。文章语言瑰丽,寓意深刻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一、
《罗刹海市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马骥的书生,在一次航海途中误入了一个名为“罗刹海市”的奇异国度。这个国家的人以丑为美,把美貌视为丑陋,而将丑陋当作美德。马骥因容貌俊美,反而被当地人视为怪物,遭受排挤与嘲笑。后来,他不得不伪装成丑陋之人,才得以在该地生存下去。最终,他离开这个颠倒黑白的世界,回到人间,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反思。
这篇文章通过夸张的手法,揭示了社会中是非颠倒、美丑不分的现象,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思考。
二、文言文原文及白话翻译对照表
| 文言文原文 | 白话翻译 |
| 马骥者,字龙媒,贾人子也。 | 马骥,字龙媒,是商人的儿子。 |
| 少倜傥,喜任侠,不事生产。 | 年轻时风流洒脱,喜欢行侠仗义,不从事生产劳动。 |
| 父卒,家贫,遂弃举业,习贾。 | 父亲去世后,家中贫困,于是放弃科举,改做买卖。 |
| 常游于海上,有奇遇焉。 | 经常在海上游荡,有一次遇到了奇事。 |
| 一日,乘舟遇风,飘至一岛,名曰“罗刹海市”。 | 一天,乘船遇到大风,漂流到一个岛屿,名叫“罗刹海市”。 |
| 其人皆貌若鬼怪,然衣冠楚楚,举止甚雅。 | 那里的人面貌像鬼怪,但衣着整齐,举止优雅。 |
| 见马骥,咸惊曰:“此非人也!” | 看见马骥,都惊呼:“这不是人啊!” |
| 盖其俗以丑为美,以美为恶。 | 原来他们的风俗是以丑为美,以美为恶。 |
| 于是群聚而笑之,谓其形貌可怖。 | 于是聚集在一起嘲笑他,说他的相貌可怕。 |
| 马骥惧,乃易其衣冠,佯为丑陋者。 | 马骥害怕,于是换上破旧的衣服,假装成丑陋的人。 |
| 久之,人始信其为真,渐与之交。 | 过了一段时间,人们才相信他是真的丑陋,渐渐与他交往。 |
| 马骥居数月,心常郁郁。 | 马骥在那里住了几个月,内心常常郁闷。 |
| 一日,谓其友曰:“吾不能久居此矣。” | 有一天,他对朋友说:“我不能长久住在这里了。” |
| 乃复乘舟归,至故乡。 | 于是又乘船返回,回到家乡。 |
| 回顾其国,恍如梦中。 | 回头看那个国家,仿佛是在梦中。 |
三、文章主旨简析
《罗刹海市》通过马骥在“罗刹海市”的遭遇,讽刺了现实中某些社会风气的扭曲。它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随潮流,要保持独立思考,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。蒲松龄借此表达对社会虚伪、道德沦丧现象的忧虑与批判。
四、结语
《罗刹海市》虽为小说,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。它不仅是对人性的剖析,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。通过这篇作品,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蒲松龄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与无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