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经伐檀怎么翻译】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其中《伐檀》是《魏风》中的一篇,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。本文将对《诗经·伐檀》进行逐句翻译,并通过总结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和意义。
一、原文及翻译
原文 | 翻译 |
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 | 捣木头啊,放在河岸上。 |
质尔于人,求我庶士,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 | 你对待别人,寻求我的贤士,趁天还没下雨,就修补房檐和门窗。 |
今女下民,或敢侮予? | 现在你们这些下民,谁还敢欺负我? |
陶复陶穴,未见君子,忧心悄悄。 | 在陶窑里挖洞居住,没有见到君子,心中忧愁。 |
邑邑其雨,既雨既处,田畯至喜。 | 天气阴沉,下了雨又停了,农官高兴地来了。 |
有冽氿泉,无浸获薪。 | 有寒冷的泉水流出,不要把砍来的柴火泡湿。 |
毛嫱丽姬,人之所美也。 | 毛嫱和丽姬,是人们所喜爱的美人。 |
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。 | 有位美丽的女子,眉目清秀。 |
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 | 不期而遇,正合我的心意。 |
二、
《伐檀》是一首描写劳动者生活与情感的诗篇,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,也有对人情世故的反思,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。
全诗分为几个部分:
1. 劳动场景:描述了人们在河边伐木、修屋的情景。
2. 社会批评:指出一些人不劳而获,甚至欺压他人。
3. 情感表达: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。
4. 自然与人生:借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起伏与命运。
三、总结表格
内容类别 | 内容要点 |
诗歌主题 | 劳动者的生活与社会批判 |
表达方式 | 直白叙述 + 情感寄托 |
语言风格 | 质朴自然,富有节奏感 |
社会背景 | 古代农业社会,阶级分化明显 |
主题思想 | 对不劳而获的不满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|
通过以上翻译与总结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《诗经·伐檀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文化内涵,感受到古代先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