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危险废物的定义】危险废物是指在生产、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,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、半固体或液体废物。这些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,因此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、收集、运输、储存、处置和管理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特性,以下是对危险废物的总结性说明,并通过表格形式对其关键特征进行归纳。
一、危险废物的定义总结
危险废物通常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,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的废物:
- 毒性: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;
- 腐蚀性:能腐蚀金属或人体组织;
- 反应性: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剧烈反应;
- 易燃性:容易燃烧或爆炸;
- 感染性:含有病原微生物,可能引发疾病;
- 放射性:含有放射性物质,对人体有辐射危害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及相关法规,危险废物必须进行严格管理,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。
二、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对比表
| 特征类型 | 定义 | 示例 |
| 毒性 | 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 | 氰化物、铅化合物 |
| 腐蚀性 | 能腐蚀金属或人体组织 | 硫酸、氢氧化钠 |
| 反应性 |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 | 过氧化氢、硝酸盐 |
| 易燃性 | 易于燃烧或爆炸 | 汽油、乙醇 |
| 感染性 | 含有病原微生物 | 医疗废弃物、实验室废液 |
| 放射性 | 含有放射性物质 | 废弃的放射源、医疗X光片 |
三、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
为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,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,包括:
- 分类管理:根据废物性质进行分类;
- 标识制度:对危险废物进行明显标识;
- 专业处置:由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;
- 全过程监管:从产生、运输到处置全程监控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废物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威胁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各类危险废物的具体识别方法或管理流程,可参考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