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舍身取义源自哪个历史

2025-11-17 15:08:39

问题描述:

舍身取义源自哪个历史,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,感谢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7 15:08:39

舍身取义源自哪个历史】“舍身取义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正义、信仰或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成语。它最早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其中提到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在生命与道义之间,应当选择道义的观念。

虽然“舍身取义”这一成语出自《孟子》,但历史上有许多人物的事迹与这一精神高度契合,他们的行为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。

一、

“舍身取义”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著作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其核心思想是:当生命与道义无法同时保全时,应选择道义,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。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,体现了儒家对道德操守的高度重视。

在历史长河中,许多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舍身取义”的精神,如文天祥、岳飞、于谦等。他们以生命践行信念,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
二、相关人物及事迹对比表

人物 时代 事迹简述 舍身取义体现 历史评价
文天祥 南宋 抗元失败被俘,拒绝投降,写下《正气歌》 在狱中坚持气节,最终英勇就义 被誉为“民族英雄”,其精神影响深远
岳飞 北宋/南宋 精忠报国,力主抗金,遭秦桧陷害 忠君爱国,虽死不屈 被后世尊为“民族英雄”,民间广泛传颂
于谦 明朝 守卫北京,击退瓦剌,后遭陷害处死 为国捐躯,坚守忠诚 被称为“铁骨丹心”,深受百姓爱戴
谭嗣同 清末 参与戊戌变法,失败后拒绝逃亡 “各国变法,无不从流血而成……” 被视为维新志士的楷模,激励后人

三、结语

“舍身取义”不仅是一种道德理念,更是一种精神力量。它来源于古代经典,却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。这些历史人物用生命诠释了何为“义”,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。今天,我们仍应铭记这种精神,在面对抉择时,坚守良知与正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